溫柔接受自己的處境,以正念的方式善待自己的心靈深處
正念是一種覺知當下的練習。它涉及以清晰和平衡的方式覺察當下每一刻的體驗。意味著對當下的現實敞開心扉。允許所有的思想、感覺和情緒進入覺知中,而不迴避或抗拒它。正念可以幫助我們面對我們經歷的真相,即使它是不舒服和不愉快的,而不是避免痛苦的想法和情緒。正念是一種非評判性、接受性的心理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人們觀察思想和感受的本來面目,而不試圖壓抑或否認它們。我們不能忽視我們的痛苦,同時對它感到同情。同時,正念要求我們不要對思想和感覺過度認同,以至想要快速掃除忘記我們負面的情緒,當我們在對我們很重要的事情上失敗時感到悲傷時,以好奇和開放的態度接納我們的情緒。它使我們能夠以一種新的方式做出反應。
因為自我疼惜需要對我們的負面情緒採取平衡的態度,這樣情緒既不會被壓抑也不會被誇大。這種平衡的立場源於將個人經歷與同樣受苦的其他人的經歷聯繫起來的過程,將我們自己的處境置於更大的視野中。源於願意以開放和清晰的方式觀察我們的負面思想和情緒,使它們保持在正念之中。
正念讓我們接受經驗本身。並以自我同情照顧體驗者也就是我們自己。正念和自我同情都可以讓我們對自己和我們的生活產生更少的阻力。如果我們能夠完全接受事情是痛苦的,並且因為痛苦而善待自己,我們就能更輕鬆地忍受痛苦。當我們有正念自我同情時,我們會意識到自己的傷害性想法和情緒,而不會通過反省來破壞它們的重要性。我們都能透過正念自我疼惜,直視傷口包紮之處,就能看見光亮.